10月21日,“招商伊敦”郵輪靠泊廈門國際郵輪碼頭,在港期間,廈門海事部門保障“招商伊敦”郵輪完成郵輪岸電連船,單次使用岸電約3.35萬千瓦時。
據了解,在廈門海事局的推動下,廈門郵輪母港自2023年郵輪接岸電以來,已累計郵輪使用岸電26艘次,累計接電超45萬千瓦時,可替代燃油約114.3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20.4噸,有效減少停泊期間大氣污染物排放。其中,今年3月“地中海號”郵輪單次連船時長超73小時,使用岸電超21萬千瓦時,創全國單艘次國際郵輪供電時長和供電量紀錄。
為進一步促進郵輪減污降碳,提升港口綠色發展服務水平,廈門海事局聯合港口部門積極促進靠港郵輪使用岸電,推動郵輪公司與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簽訂岸電服務協議,督促企業落實安全責任,推動船舶岸電受電方與接電方雙方岸電容量、岸電插口、設備位置匹配,靠泊郵輪均可使用岸電。同時,鼓勵來廈旅客海上綠色低碳出行,倡導游客采用減少使用空調、節約用水等環保措施,探索“人海和諧”的廈門灣綠色低碳文化和旅游實踐。目前,廈門郵輪母港已實現郵輪泊位岸電全覆蓋。
廈門和平碼頭有限公司郵輪服務部總監徐春曉表示,在海事、港口等部門的推動下,2016年以來,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廈門港東渡港區0#—4#泊位改建工程岸電系統建設,共建成兩套16兆伏安變頻變壓岸電系統為靠港郵輪供電。“我們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ESG理念融入港口服務全過程,提高岸電專業技術支撐能力,實現郵輪使用岸電全覆蓋,提升岸電減排效能。”
廈門鷺江海事處執法督察科科長林育斌說:“我們加強岸電使用宣貫,持續推進郵輪岸電供電設施的建設,同時加強對岸電使用情況的現場監管,督促靠港船舶岸電應接盡接。今年郵輪旅游迎來強勁復蘇,我們做好‘綠色’保障,助力郵輪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為廈門美麗風景增色。”
近年來,廈門海事局積極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港口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扎實推進靠港船舶岸電使用,聯合廈門港口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的通告》,持續提升廈門轄區岸電使用率。今年1-9月,廈門轄區靠港船舶使用岸電量831.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55%,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917噸。
廈門海事局危管防污處四級主任科員李筱莎介紹,“去年以來,我們推動廈門市發起‘綠動廈門灣’三年行動,加強頂層設計,推廣包括岸電在內的船用綠色替代能源使用;走訪多家碼頭和航企詳細收集分析船舶岸電使用的深層次難點與堵點,推動《廈門經濟特區船舶污染防治條例》發布實施,通過立法形式推出船舶使用岸電促進舉措,促進岸電使用推廣;協同推動廈門市出臺《廈門市港口岸電獎勵辦法》,持續推進岸電設施建設和改造進度,給予補貼降低雙方使用岸電成本;督促船舶落實新《海洋環境保護法》要求,船岸聯合檢查推進靠港船舶岸電應用盡用,發揮岸電減排效應。下一步,廈門海事局將持續加大靠港船舶岸電使用情況檢查和能耗數據監管,促進廈門港綠色低碳發展,減少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提升廈門灣空氣質量,保護藍天碧海。”(李筱莎 林昕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