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低碳化海島交通體系。
圍繞基礎設施提升、運輸工具低碳化、推行綠色交通等全面建設全島全域性綠色交通體系。促進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推進長山群島綠色交通工程建設,加大島內綠色交通設施供給。有序推進充電樁、加氣站、加氫站等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船應用,完善港口岸電設施布局,深入推進船舶靠港岸電使用。持續推動混合動力船舶、純電動船舶、LNG動力船舶等清潔能源化改造,探索開展綠色智能船舶示范應用。實施島內交通工具綠色化工程,普及氫能等新能源公交車。打造全島綠色出行友好環境,大力發展以“公交+慢行”為主導的綠色交通模式,完善島內公共交通,發展慢行交通和共享交通。完善島內綠色接駁、綠色換乘體系建設。(責任單位:長海縣政府牽頭負責)
加強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分區域構建綜合交通樞紐場站“分布式光伏+儲能+微電網”的交通能源系統。新建物流樞紐、倉儲分揀設施等按照“能設盡設”的原則增建光伏設施,謀劃大連新機場和臨空產業園、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推進光伏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熱制冷,在太平灣港區、莊河港區發展臨港風電等新能源系統。加強低碳能源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停車場與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推廣雙向互動智能充電設施。加大港口岸電建設和使用力度,在大窯灣、大連灣等港區增建變頻船舶岸電系統,太平灣碼頭同步建設岸電設施。到2025年,新建充電樁3000個以上,基本建成適度超前、互聯互通、智能高效的充電設施服務網絡。(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大連交通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來源:大連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