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遠洋集裝箱貨輪馬士基“美迪輪”,穩穩停靠在深圳鹽田港。船員從船上放下電纜與碼頭岸基船舶供電(以下簡稱“岸電”)設備連接,旋鈕船舶用電轉換開關,關閉船舶自備的輔助發動機,即轉換為岸上供電。
而今,通過電動樁給汽車充電,已是市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日常。可遠洋貨輪這種“龐然大物”的充電,比汽車充電要復雜得多。今年1至7月,鹽田國際為到港停泊的船舶供電約1307萬度,超去年全年,減排10117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種植56萬棵樹木。
鹽田國際已成為我國具備岸電供電能力最大、泊位數量最多的集裝箱碼頭之一。上月,鹽田國際再次斬獲AFLAS“全球最佳綠色集裝箱碼頭”大獎,成為世界唯一四次榮獲該獎的碼頭。岸電供電和節能減排工作“遙遙領先”,鹽田國際是如何做到的?
移動電源基站為“龐然大物”充電
岸電是指通過岸基電源替代船用柴油發電機,為靠港船舶提供所需電力。以電代油可以大幅減少船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港區大氣環境。數據顯示,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整個過程可減少98%溫室氣體排放。
身為世界級港口,通行鹽田港的多為來自不同國家的遠洋貨輪。作為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近18米深、475米寬,常年不凍不淤,可實現20萬噸級船舶雙向通航的天然航道碼頭,鹽田國際擁有20個深水泊位,可全天候掛靠超大型集裝箱船。
大船除了體型龐大、移動不便,還存在電源的“適配”問題。早在2014年,鹽田國際便開始進行岸電使用的可行性研究,并于2016年開始使用岸電,是國內最早大規模使用岸電的集裝箱碼頭之一。目前,鹽田國際先后建設的五期岸電工程,提供6套移動式電源,總容量24MVA。通過變頻變壓,設備將10KV50HZ城市電力轉為國際船舶使用6.6KV 60HZ的標準電力。未來,鹽田國際計劃推動岸電全覆蓋。
目前,港口配置了移動式的電源基站,連接操作靈活便捷。船電無須斷電,可實現無縫對接。電源基站既能單獨供電(4MVA),也能每兩套并聯供電(8MVA),可滿足全球最大型集裝箱船的用電需求。人員配備上,鹽田國際成立專業岸電服務隊伍,為船公司提供24小時服務。同時,科學實施預防性維護保養,提高設施的可靠性,確保設施安全、穩定運行。鹽田國際岸電使用數據已與廣東省港口岸電監測平臺同步對接,數據收集精準度大大提升。
“電動化”推廣全面鋪開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鹽田國際岸電共接駁船舶626艘次,為去年同期2倍,超去年全年595艘次。7月單月,岸電供電量達240萬度,再創單月供電量歷史新高。鹽田國際岸電工程曾獲“交通部碼頭船舶岸電示范項目”“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種船舶碼頭岸供電系統及系統組實用新型專利”等多個獎項及專利。現如今,岸電服務在鹽田國際早已呈常態化。
除了岸電推廣,在鹽田國際,“電動化”已經推廣到龍門吊、拖車等多種工具中。一直以來,鹽田國際持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綠色低碳港口建設,聚焦低碳節能。過去10年(2014-2023年),鹽田國際單箱碳排放減少了33%。
鹽田國際是中國首個大規模推廣龍門吊“油改電”項目的港口,也是使用電力驅動龍門吊最多的港口之一。目前共有電力龍門吊222臺,將柴油驅動改為電力驅動后,每臺每吊次可減少95%的廢氣排放。
同時,鹽田國際也是國內首家批量使用LNG拖車的港口。LNG拖車數量最高時占內拖總量達60%。目前還在探索使用換電式電動拖車代替傳統柴油和LNG燃料拖車,以促進近零碳排放。2022年開始,鹽田國際啟用電動堆高機。電動堆高機具有低能耗、零排放、穩定性更好、安全系數更高、綜合成本更低的優點,電動堆高機較柴油堆高機的碳排放減少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