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67.6米純電動力多用途運輸船“6006”,歷時2天順利完成試航。
該船為濟寧能源集團攜手武漢理工大學研發設計的首創船型,船長67.6米,寬12.66米,型深4米,載重近2000噸,可裝載62個標準集裝箱,適應內河A、B級航區。通過技術成果集成,將顯著增加裝載量,大幅降低單位載重阻力,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5%,“含新量”“含綠量”實現“雙提升”,助力濟寧現代港航物流戰略強力突破。
近年來,新能船業秉承“綠色智能化造船,造綠色智能船舶”的理念,創新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船型、新標準、新模式推動船舶模塊化、標準化和批量化制造,致力打造國內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標桿工程。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導下,濟寧能源集團積極響應政策導向,立足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標準化發展理念,加快新能源船舶的研發和應用。力圖打造適應多種應用場景需求的內河標準化船舶系列新產品。
錨定綠色發展,推動“電化運河”發展,實現零碳排放啟航新征程。
“6006”純電動力多用途運輸船為雙機、雙槳、雙舵,垂直艏柱,雙艉船型,純電動力的鋼質多用途船,使用集裝箱式移動電源驅動電機推動船舶航行。貨艙區域為雙底雙舷,艏艉為單底單舷,適用于裝載集裝箱和散貨。
該船主電源采用集裝箱式移動電池(簡稱“箱式電源”),電芯采用磷酸鐵鋰電芯。電源系統由 2 個箱式電源組成,每個箱式電源總容量 1959.82kwh,箱式電源除了給推進電機供電外,還向全船日用負荷供電,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簡稱“BMS”)監控鋰電池組的運行和使用狀態,確保鋰電池組和系統的安全使用。同時,該船還配備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實時監測電池狀態,優化能源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較于傳統動力船舶,在低碳環保方面具備顯著優勢,每年可有效替代大量燃油消耗,從而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為實現零排放目標貢獻力量。
此次試航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濟寧現代港航物流戰略的強力突破,加快了內河船舶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濟寧船舶航運綠色化轉型升級的目標,為內河新能源船舶交付投用,開啟濟寧內河綠色航運“新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引領未來內河航運發展的新趨勢,助推建立內河船舶現代產業體系,引領內河航運綠色智能轉型發展,助力打造京杭大運河新能源運輸先行區,為建設交通強國、制造強國、造船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